7月30日,莫迪和印度政府一定感到紧张,因为特朗普在这一天里的举动明显施压印度,而且不仅是经济原因,也有政治和战略考虑。这可能预示着美国和印度关系的一些微妙变化。
特朗普这次对印度加税,可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。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,2024年美印贸易逆差高达457亿美元,印度对美出口的智能手机、化学品、皮革制品等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2%以上。
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直言不讳地说:“印度的关税是世界最高之一,非关税壁垒比任何国家都恶心。” 他特别提到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,称“所有人都希望俄罗斯停止军事行动,印度却在给普京输血”。
展开剩余88%更狠的是,这次关税针对的不仅是商品本身。特朗普把印度列为金砖国家,指责金砖国家“攻击美元地位”,所以要额外惩罚。这种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做法,直接戳中印度的痛点。
印度作为金砖机制的重要成员,近年来一直推动去美元化,比如用卢比结算石油进口,这让美国感到威胁。对印度来说,25%的关税意味着什么?
以智能手机为例,印度每年对美出口额超过200亿美元,加税后成本将增加50亿美元。印度皮革制品协会已经发出警告,至少50万工人可能失业。
更麻烦的是,印度的钢铁和铝制品占对美出口的18%,而美国对这些产品的关税已经从之前的10%提高到25%,直接冲击塔塔钢铁等龙头企业。印度不是没有反制手段。
早在2025年5月,印度就向WTO提交了对美报复性关税清单,涉及杏仁、核桃、葡萄酒等农产品,价值约19亿美元。但这次特朗普来势汹汹,印度的反制可能会升级。有消息称,印度正在考虑对美国的飞机零部件、医疗设备加税,这些都是美国的优势产业。
能源合作背后的地缘博弈
就在宣布关税的几小时后,特朗普又甩出一记“闷棍”:美国与巴基斯坦达成协议,将联合开发巴基斯坦的石油储备,并暗示未来可能向印度出售。这招可谓一箭双雕:既在能源上卡印度脖子,又在政治上刺激印度。
巴基斯坦的石油储备主要集中在信德省和俾路支省,虽然储量不算特别大,但战略位置重要。美国此举显然是要在南亚建立新的能源支点,削弱印度在该地区的影响力。
更让印度恼火的是,特朗普特意提到“可能向印度卖石油”,这种带有挑衅意味的表态,直接刺痛了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。从地缘政治角度看,美国这步棋是在重塑南亚格局。长期以来,印度一直将巴基斯坦视为主要对手,尤其是在克什米尔问题上。
美国突然加强与巴基斯坦的合作,等于在印度后院点了一把火。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·多瓦尔紧急召见美国大使,警告称“任何涉及克什米尔的合作都将被视为敌对行为”。
对巴基斯坦来说,这是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。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·谢里夫迅速表态,称美巴合作将“改变南亚能源地图”。沙特阿美早在2024年就收购了巴基斯坦天然气石油公司40%的股权,这次美国加入,可能形成“美沙巴”三方合作模式,进一步挤压印度的能源空间。
南亚战略格局的重塑
特朗普的组合拳,本质上是对美国南亚政策的重新校准。过去十年,美国推行“印太战略”,将印度视为遏制中国的关键伙伴。但随着印度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,并且加强与俄罗斯、中国的合作,美国开始调整策略。
这次关税和能源合作,暴露了美国对印度的不满。美国智库CSIS的报告指出,印度在半导体、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合作进展缓慢,而且坚持购买俄罗斯S-400导弹系统,这让美国感到被“利用”。
特朗普的做法,其实是在向印度传递一个信号:要么选边站队,要么付出代价。对印度来说,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。莫迪政府一方面要应对国内的经济压力,另一方面还要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。
印度目前60%的石油进口来自俄罗斯,价格比国际市场低30%,如果减少进口,将直接推高通胀率。但美国的制裁压力又让印度左右为难。 更麻烦的是,印度的外交空间正在被压缩。
金砖国家虽然在峰会声明中反对单边关税,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支持措施。而美国的盟友如日本、澳大利亚,虽然表面上保持中立,但已经开始调整供应链,将部分订单从印度转移到越南、孟加拉国。
莫迪政府的应对策略显得有些被动。一方面,印度宣布将在8月中旬与美国重启贸易谈判,试图通过让步换取关税减免。另一方面,印度加快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,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卢比结算比例提高到70%。
这种“两边下注”的做法,短期内可能缓解压力,但长期来看,印度的战略自主性将受到更大挑战。
莫迪的困境与破局
特朗普的双重暴击,让莫迪陷入两难境地。在国内,反对党已经发起联名信,指责莫迪政府“外交失败”。印度人民党内部也出现分歧,一些议员要求对美采取强硬措施,甚至退出“印太经济框架”。 但莫迪不是等闲之辈。
他在7月31日的电视讲话中,将特朗普的关税称为“对印度崛起的恐惧”,并宣布启动“自力更生2.0”计划,重点扶持半导体、新能源等产业。同时,印度加快与阿联酋、沙特的能源合作,试图建立“石油卢比”结算体系,减少对美元的依赖。
国际层面,印度正在寻求金砖国家的支持。在7月的金砖峰会上,印度联合巴西、南非,推动通过了反对单边关税的声明,并提出建立金砖国家支付系统。
虽然这一系统短期内难以撼动美元地位,但至少为印度提供了一个缓冲空间。不过,印度的破局之路并不平坦。美国的关税和能源博弈,本质上是一场实力的较量。
印度2024年GDP增速为5.8%,虽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,但与美国的经济规模相比仍有巨大差距。莫迪政府需要在经济发展和战略自主之间找到平衡点,否则可能陷入“越让步越被动”的恶性循环。
结语
特朗普的双重暴击,撕开了美印关系的脆弱面纱。表面上看,这是贸易和能源问题,实则是大国在南亚战略主导权的争夺。
对印度来说,这既是危机也是机遇:如果能顶住压力,推动产业升级和外交多元化,印度有望在多极世界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;如果一味妥协,可能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。
未来几个月将是关键。8月1日关税生效后,印度的反制措施、美巴石油合作的具体进展,以及金砖国家的联动反应,都将影响南亚乃至全球的格局。莫迪政府能否在这场博弈中破局,不仅考验其外交智慧,更取决于印度经济的韧性和战略定力。
信息来源:
北京日报客户端:牛弹琴:印度人的怒火,正在熊熊燃烧
财联社: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商品征收25%关税
发布于:河南省大牛证券-短期股票配资-低息股票配资-10倍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